风水,这门古老而神秘的学问,在很多人眼中似乎与道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风水究竟是不是属于道家的呢?
风水的起源与发展
风水,在古代又称为“堪舆学”,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,它最初是一种自然科学,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,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居住和丧葬环境,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,在发展过程中,风水逐渐与民间方术联系起来,和五术中的命、卜、相皆有所关联。
道家思想对风水的影响
虽然风水不属于道家,但道家思想对风水的影响却是深远的,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,其思想来源于老庄的道家思想,讲求虚无、宁静、无为、不争,由于道教非常注重自然环境,因此风水学也从中借鉴良多,道教的九星之说被风水学所借用,青龙白虎等四个方位神也被风水学所采用,风水中的“符镇”和“悬镜”等概念也来源于道教。
风水与阴阳家的关系
要明确指出的是,风水的渊源并非直接来自道家,而是属于阴阳家,先秦时期,以邹衍为创始人的阴阳家,在百家争鸣之后,从台前走到台后,被历代帝王收纳为秘术,严禁外传,于是世人便慢慢遗忘了还有这个“阴阳家”,阴阳家主张用阴阳的对立和转化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人事,这一思想对风水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风水虽然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,并且与道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互动,但其本质并不属于道家,风水的起源和发展与阴阳家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,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风水归为道家的范畴,而应该将其视为一门独立的、融合了多种思想和文化的古老学问。